五一前夕,深圳市召開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大會,國任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任保險”)榮獲2021年深圳市“五一勞動獎狀”。無獨有偶,在共青團深圳市委、深圳市青年聯合會組織的首屆“深圳青年五四獎章”評選活動中,國任保險科技保險部被授予首屆“深圳青年五四獎章”集體。作為一家總部遷到深圳僅三年的保險公司,何以能從300多萬家深圳商事主體中脫穎而出接連獲得殊榮?帶著疑問,筆者近日來到國任保險一探究竟。
國任保險總部位于羅湖區重點打造的紅嶺新興金融產業帶,這里是深圳市重要的三個金融增長極之一,該區域將依托中國人保、浦發銀行、國任保險等金融企業的輻射效益,大力引進境內外保險機構大灣區總部,形成強大的金融集群效應。站在川流不息的紅嶺北路與八卦四路交叉口,國任保險大廈的Logo顯得格外耀眼、醒目。
據悉,國任保險前身為信達財險,是經原中國保監會批準,于2009年8月在北京成立的全國性保險公司。2017年4月,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深投控”)成為國任保險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41%。2018年1月,公司更名為“國任保險”。2019年3月底,公司注冊地從北京遷至深圳,現為深圳金融總部企業。目前,公司注冊資本40.07億元,在全國重點經濟區域設有省級分公司 24 家,三級及四級機構 200 余家。
股東迎來新使命
據國任保險有關負責人介紹,收購國任保險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金融產業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深投控建設金融控股平臺、打造世界500強企業的重要一環,市委市政府也賦予國任保險承擔發展科技保險,服務深圳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重要使命。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發稿,包括深投控、羅湖引導基金在內的深圳國資系統通過收購股權、參與增資擴股等方式累計投入近60億元在國任保險身上。除了重金投入,為加快國任保險的發展,2018年10月,深圳市政府更是向原中國保監會發函商調選派原廣東保監局局長房永斌到國任保險任職。種種跡象不難看出,深圳市委、市政府對這家市屬國資控制的唯一財險公司高度重視、寄予厚望。
使命呼喚新作為
國任保險自2017年股權轉讓以來,進行了一系列管理體制機制上的改革,特別在以房永斌為首的新領導班子到位后,深入推進深化改革、創新轉型、價值發展,全面推動公司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經營模式、企業文化、紀律作風等各方面的重塑,把國任保險從一家傳統保險公司轉型重塑為一家以市場化體制機制為基礎,資本實力雄厚、發展戰略清晰、業務結構合理、人才隊伍優良,有規模、有效益、有活力、創新型的全國性金融機構。從保費規???,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新冠疫情影響、行業監管日趨嚴格的情況下,國任保險從長期徘徊在30億元出頭的保費收入,到2019年實現保費收入47.94億元,2020年實現保費收入61.66億元,保費增速連續三年高于行業平均增速。市場排名從2017年的第29位躍升至第20位,品牌影響力不斷提高。從目前公布的全國財險公司2021年一季度保費收入數據看,國任保險憑借非車險業務及戰略創新業務的快速發展,以153%的市場增速在眾多險企中顯得尤為亮眼。
在科技保險領域,國任保險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2019年底,國任保險聯合平安銀行、國信證券、深創投、橫琴人壽、法智金集團等機構牽頭發起成立全國首家知識產權金融全業態聯盟。截至2020年底,聯盟會員增至25家;平臺入駐企業單位202家,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險業務26筆,承保金額近億元。全國首創線上扶持中小企業信用保證險模式,全國率先落地知識產權金融公共服務平臺,在服務深圳科技企業創新發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彰顯新擔當
眾所周知,現代保險具有分散風險、損失補償、社會管理和資金融通等功能,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特殊重要的作用。國任保險作為一家國資背景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始終堅守本源,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經營理念,積極服務三農、服務實體經濟、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在地震、臺風、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面前,主動通過保險保障減少社會公眾損失。特別是疫情期間,國任保險主動為湖北地區1.2萬余名醫務人員提供重大風險保障,同時推出多款專屬保險產品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日前召開的深圳市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國任保險黨委書記、董事長房永斌圍繞“在危險廢物領域試點開展‘保險+服務’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鼓勵探索建立建筑幕墻檢查維修保險制度”等方面進行建言,希望通過發揮保險社會治理功能服務深圳生態環境治理、城市建筑安全等民生領域。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國任保險將繼續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秉持深耕深圳、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的發展戰略,持續‘強基礎、建能力、抓創新、謀轉型’,努力為深圳國資國企改革試點沖鋒陷陣、積累經驗,為深圳‘雙區驅動’建設貢獻更多國任智慧和國任方案,為客戶、為股東、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房永斌董事長如是說道。
http://sztqb.sznews.com/PC/layout/202105/26/node_A07.html#content_1036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