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市場蓬勃發展的基礎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國家或地區的軟實力與競爭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是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基礎和關鍵一環。
近日,擔保集團旗下汕頭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總經理沈琨受邀參加南方日報主辦的“汕頭營商環境圓桌會”,為助力建設高質量營商環境建言獻策。以下為報道全文。
營商環境不改善,經濟發展必定慢。資本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企業發展離不開資金,金融環境影響資本供給,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環境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五座大山”中融資難尤其小微企業融資難是世界性難題,是搬掉“五座山頭”的難點,也是促進企業和經濟發展的關鍵點。
我是七八年前來的汕頭,也是見證了汕頭的營商環境不斷進步,尤其是金融生態環境方面,我剛來汕頭到目前為止,存貸比翻了一番,金融機構多了,金融產品和服務也更加豐富,機構的投放意愿逐步增強,企業的金融觀念、信用意識和融資意愿也不斷提升。
當然,包括政策的支持力度、政府服務效率等方面也有明顯改善。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去年對企業借款利息的補貼,這個政策力度是很大的,可以說是空前的,實實在在幫助企業渡過抗擊疫情的艱難時刻。
但目前在金融生態環境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企業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發展規模,不同的信用水平,融資能力和可用的融資工具不同,資金需求場景和特征不同,決定了單一類型金融機構不能解決企業全部融資問題,必須要通過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目前汕頭市金融主體以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主,其他業態金融機構很薄弱。二是融資方式和手段單一,以銀行信貸融資尤其是房產抵押融資為主,非銀金融和創新金融工具供給不足,特別是直接融資占比很低;三是還未形成穩定持續多樣的金融支持政策。
建議方面,一是加大金融供給,大力“引金入汕”,構建線上金融與線下金融、傳統金融與創新金融、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同步發展的金融生態,通過多層次差異化的機構和多樣化的產品滿足企業不同的金融需求;二是壯大地方金融,支持農商行、村鎮銀行等地方銀行和融資擔保、小貸、典當、租賃、保理、供應鏈金融等地方金融發展壯大,地方金融貼近市場、貼近行業和貼近企業,可以提供接地氣的產品形成差異化的金融供給,尤其對于緩解民營小微三農企業融資難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尤其要進一步發揮政府性擔保機構作用,構建“擔保解決融資難問題+政策解決融資貴問題”的政擔合作模式。四是通過支持成立產業投資基金、鼓勵發展股權投資專業服務機構、引導企業改變融資觀念等措施促進股權融資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例。
(來源丨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