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第一年,打造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升級版成為重要方向之一。
作為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市國資委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抓手,深投控圍繞服務城市發展,全面發力、多點突破,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綜合型金融控股集團,積極探索國資國資改革新路徑,為深圳打造全國國資國企改革先行示范樣本累積經驗。
《上海國資》雜志對此作了專題報道。以下是報道全文:
《深投控:國資國企改革深圳經驗》
深投控成立于2004年,由原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商貿控股公司、建設控股公司三家資產經營公司合并新設而成,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抓手和深圳市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輔助平臺。深投控先后經歷了國企改制退出、事業單位劃轉整合、轉型創新發展三個階段,現已發展成為以“聚合資源、培育產業、服務城市”為使命,以科技金融、科技園區、新興產業和高端服務業為主業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截至2019年底,深投控總資產6997億元,凈資產3062億元,全資、控股并表企業39家,其中上市公司10家,全系統員工約8.8萬人。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968億元、利潤總額247億元,成為“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2020年有望躋身“世界500強”。
聚焦科技創新
深投控積極推進科技金控平臺、科技園區平臺、實業投資平臺建設,利用科技金控平臺打通資金端、利用科技園區平臺聯通資產端、利用實業投資平臺對接投融資,打造國際一流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為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公司積極打造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更好地支持深圳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截至2019年末,深投控已控股國信證券、國任保險、高新投集團、擔保集團、投控資本、天使母基金、投控東海和力合科創等8家金融企業,戰略參股中國平安、國泰君安、南方基金、華潤信托、仁和人壽、招商平安AMC、國風投基金、鯤鵬資本、基礎設施基金、博約投貸資本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金融機構,業務涵蓋證券、保險、擔保、信托、基金、創投等多個領域,初步構建起覆蓋科技創新型企業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條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作為深圳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踐者和科技產業發展的推動者,深投控充分發揮全周期、全要素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優勢,護航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為深圳加快科技創新、產業培育和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做出更大貢獻。
深投控建立了全方位多層次基金管理體系,致力構建特色科技金融投資生態。深投控圍繞深圳建設“中國特設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的“雙區”戰略,通過“基金+投控體系資源”的模式,打造涵蓋“基金+投控公司”“基金+證券”“基金+擔?!薄盎?園區”“基金+研究所孵化器”等層次豐富、特色鮮明的基金管理體系,構建了覆蓋天使、VC/PE、并購等科技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服務體系。截至2019年末,深投控基金群總規模超過800億元,已投資項目551個。其中,深投控管理運營的深圳市首期規模50億元的天使母基金,撬動社會資本超70億元,有力支持了深圳初創期、種子期科技企業發展。
下一步,深投控將穩步推進對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發揮基金群在科技金融中的戰略支撐作用,把深投控基金群打造成為品牌鮮明、管理規范、經濟效益顯著、協同效應突出、在境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科技投資基金群,成為深圳市構建科技金融投資生態的重要力量。
公司協同科技園區和實業投資平臺,助力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深投控立足科技金融、科技園區、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的商業模式,深投控統籌各產業空間資源和實業投資平臺,以資本運作方式為深圳產業發展增添新動力。
目前,深投控已建成和在建的產業園區共34個,已建成建筑面積超過500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米。其中,著力集聚創新資源、搭建創業平臺、激發創客潛能、構建創投機制,將深圳灣科技園區打造成創新、創業、創客、創投“四創聯動”的生態圈,并通過深圳灣天使基金等早期項目投資基金,發揮平臺聚合效應,促進孵化運營與創業投資的深入融合。
此外,深投控基金群加快信息化建設,持續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運用,實現了從管理公司管理、基金管理以及投資項目管理三個層面數據集中,支撐基金的募集、投資、投后管理以及項目退出的信息化管理需求,不斷優化基金群投后管理及風險控制能力,大大提升了基金群管理效率,進一步推動了基金與園區、產業的協同發展。
在紓困救市中,深投控積極響應國家、省、市關于促進優質上市公司穩健發展、共濟化解民營上市公司流動性風險的工作部署,承擔深圳市政府“四個千億”計劃,從股權、債權兩方面開展紓困共濟工作。發行國內首個10億元紓困專項債券,承擔深圳市政府委托的100億元債務融資紓困任務;發起設立了150億元的投控共贏股權基金和20億元的投控中證信贏股權基金,有效化解深圳本土民營上市公司流動性困難。
創新“深圳經驗”
近年來,深投控勇當深圳國資國企改革的排頭兵,加快推進對標淡馬錫綜合改革,入選國家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名單,全面落實深圳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任務,在授權體制、公司治理、選人用人、激勵約束、投資管理、風險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試、率先突破,三項改革任務相輔相成、一體推進,持續優化體制機制、激發內生動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2019年,深投控兩項改革發展經驗成果榮獲“2019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為全國國資國企改革貢獻“深圳經驗”。
深投控堅持“黨的領導、服務城市、分權制衡、權責利統一、因勢利導”五大原則,發揮特區“先行先試”的制度優勢,圍繞“國資管資本授權體制改革”和“公司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兩條主線,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具有科技金融特色的金融控股平臺,打造國資監管運營體制機制創新的“深圳模式”。一是改革創新授權體制。深圳市國資委加大對深投控在投資、資本運作、擔保等3方面的授權力度;董事會在投資、產權變動、擔保、借款等10個方面對總經理進行授權;公司在產權變動、財務核銷等7個方面分類分步對所屬企業加大授權,加快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二是創新法人治理機制。以建設高效董事會為突破口,設立董事會執行委員會,建立了外部董事占多數,內部董事、專職外部董事、兼職外部董事合理搭配、規模適中、專業互補的董事會;構建紀檢監察、監事會、財務總監、審計、內控、風控協同聯動的“六位一體”監督體系,實現了黨內監督和法人治理監督有機融合。三是創新選人用人機制。積極探索國企職業經理人制度改革,全面推動系統商業類企業經營班子整體市場化選聘和契約化管理,面向市場公開選聘優秀人才,增加專業投資、資本運營等專業人才比重,增強對公司戰略發展和業務轉型的智力支撐。四是創新激勵約束機制。在公司本部按照前中后臺崗位價值確定薪酬水平,構建“前臺部門重獎重罰、中后臺部門穩定保障”的激勵機制;分類指導所屬企業推進增量分享、重大項目節點把控、限制性股票、項目跟投、管理層和核心骨干持股等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建設。五是創新投資管理機制。優化投資邏輯和投資組合,構建“本部+產業集團+基金群”三層投資架構,由投資委員會前置審核把關,探索建立國有資本投資容錯機制,努力實現對投資的動態、專業、高效管控。六是創新風險管控機制。構建與專業投資機構和科技金控平臺相匹配的風險管理體系,建立相關職能部門和業務部門、風險管理委員會和風險管理部門、審計監督部門等協同聯動的風險管理“三道防線”,通過“油門和剎車”的平衡,助力企業又穩又快發展。
深投控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當好深圳國企改革發展的排頭兵,搶抓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的戰略機遇,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科技金控平臺,為深圳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