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記者 萬紅金 通訊員 馬長林 曲力)鵬城深冬陽光明媚,筆架山畔的中心公園里福田河蜿蜒而過,河水清澈見底,兩岸鳥語花香、游人如織。昔日污水橫流的臭水溝,如今成了人們游山玩水的好去處。記者近日通過多地踏勘,發現我市近年來治水提質取得成效,市區一大批河流脫掉黑臭的帽子,換上了水清岸綠的新裝。這些悄然的變化是鵬城水務人不懈努力的結果,其中治水的智囊和參謀——深圳市水務規劃設計院功不可沒。
水規院副院長朱聞博告訴記者,本世紀初,水規院通過工程和生態等多種手段綜合治理污染河流,并首先在新洲河、深圳水庫排洪河等綜合整治工程中獲得成功,之后持續創新,在福田河、龍崗河、丁山河等市內主要河流的治理過程中,又提出了“兼顧防洪排澇、截污治污、生態環保、文化塑造和土地開發”的先進治理思路。通過數年的整治,我市近十條穿越深圳繁華城區的主要河流實現了水清、岸綠、景美,歡樂海岸、后海、前海等水系工程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環境水平躍居全國前列。面向未來,水規院又提出了“拓湖連河,還原自然,建設海綿城市”的大膽設想。
2008年以來,水規院積極突破地域限制,陸續在全國建立了16家分支機構,結合深圳先進治理理念、因地制宜打造的云南省楚雄市龍川江、安徽省馬鞍山市慈湖河、廣西南寧市八尺江、湖南省長沙縣撈刀河等工程提升了當地生態和市民生活環境,成功將治水理念推廣到全國各地,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轉自2015年2月2日《深圳商報》
新聞鏈接:http://szsb.sznews.com/html/2015-02/02/content_3139621.htm